天寒也别贪“暖”,警惕这种疾病
一场大雪后,天气又冷了许多,室外寒风瑟瑟,很多室内开始加强供暖温度。但供暖带给人们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麻烦,如咽干、嗓子痛、皮肤干、头晕、胸闷等,这种疾病被人们统称为“暖气病”。
到底什么是暖气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什么是“暖气病”
进入冬季后取暖设备的使用频率提升,室内温度升高的同时,空气更加干燥,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出现鼻咽部干燥、烦躁不安、头晕眼花、疲劳无力等症状。
另外,冬季取暖时通常门窗关闭,空气难以流通,干燥、闷热的环境为细菌的滋生、传播提供了机会。
因此,感冒等呼吸道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肺心病、心功能不全等疾病也容易出现发病小高峰。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暖气病”。
如何预防“暖气病”
室内温度过高,会令人口干舌燥、眼睛干涩、头晕脑胀等,久而久之,会打破人体的生理平衡,引发疾病。同时,如果室内外温差较大,出门的时候人体难以适应,容易伤风感冒应将室温保持在适合的温度区间,这样不仅能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预防感冒,也能在取暖季进行养生保健。很多人习惯早晨上班前开窗和晚上回来开窗,据研究测试,城市里两个空气污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后和傍晚,此时最不宜开窗时间。而两个相对的空气清洁时段是上午 10时和下午 3时左右,建议大家在此时间段多开窗。
冬天睡觉时,很多人总喜欢关门闭窗,以免受寒着凉。实际上,冬季睡觉时应将窗户尽量开小缝,但要避免对流风,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当然,生病或遇到大风、大雨时不宜开窗。
遇到雾霾非常严重的时间,需减少开窗时间。最好在有纱窗的情况下,窗户开小一点,并使用加湿器、湿化喷雾,或在地暖暖气片上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气湿度,让灰尘和微生物都沉下去。
加湿器最好选用纯净水,而且最好每天换水、每周清洗。加湿器里不要放精油、消毒剂等东西,否则会刺激咽部黏膜。将室内湿度控制在 40%-60%左右。也可以给地面酒水,每天 3-5次。
除了房间补水,身体也需要水分滋润。别等渴了才喝水,通常当你口干舌燥时,水分丢失量就已经占体重的2%-3%。
可以适量喝一些冷饮,但不要过量。过量食用冷饮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刺激,进而发生胃痛、腹泻等问题。冷饮也可能对口腔和咽部造成刺激,导致口干、喉咙痛等问题。
在饮食上,供暖季还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食物,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蔬菜。此外,由于室内温度较高,容易滋生细菌,因此注意饮食安全卫生,避免
进入数九寒天,很多人开启“蜗居”模式,不愿出门进行身体锻炼,但冬天运动可增强抵抗力,并且可以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机体受寒冷刺激,会使血液中抵抗疾病的抗体增多,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千万别贪暖,要以动治冻,多去室外参加体育锻炼,根据身体情况合理安排运动。
老年人和儿重最容易得暖气病,这部分人更不能“猫冬”。老年人可以打打太极拳、练练八段锦或晒晒太阳,孩子可以到户外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增强孩子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廊坊市四院提醒您:取暖要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