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霸州:用好各种阵地资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传承红色基因。
农家书成“精神宝库”。
“非遗传承+党课”活动。
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一段党史故事,在农家书屋读一本党史书籍,在非遗传承基地上一堂党史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看一部红色电影……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霸州市胜芳镇立足自身优势资源,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打好组合牌、创新牌,充分利用各种阵地资源,在“怎么学”上下功夫,在全镇营造出了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
胜芳民俗博物馆2017年被命名为第五批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红色血脉,更好地发挥宣传教育作用,胜芳古镇管委会开通党史学习教育团体预约服务,并提供团体义务讲解,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博物馆讲解队还专门整理了胜芳保卫战等重要历史资料,夯实教育载体,激活红色记忆,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革命精神、感悟家国情怀、提升个人境界、激发报国斗志的红色课堂。
走进红光街的农家书屋,只见书架整齐排列,书架上各类书籍、报刊琳琅满目。吕宝芬、刘福友等村民正坐在书桌旁阅读党史书籍。吕宝芬表示,手中的《可爱的中国》她已经读了好多遍了,每一遍都会红了眼眶,为老一辈革命家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所折服。随着全镇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展开,近一段时间,党史类的书籍成为村民们争相阅读的“香饽饽”。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在闲暇之余走进书屋学党史、学知识。“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会用好书屋资源,开展群众宣教,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学习党史的队伍中来,赓续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书屋负责人孟庆凯说。
截至目前,胜芳镇39个村街全部建有农家书屋,在小小的书屋里,村民不仅可以免费借阅党史书籍,还可以分享阅读心得和生活感悟,农家书屋俨然成了基层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宝库”。
“上合四四合四上上四上尺”,一段看似密码一样的汉字,实际上是用中国传统曲谱工尺谱标注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在胜芳古镇南音乐会会址,孩子们在南音乐会非遗传承人和当地民俗爱好者的带领下学党史、奏经典,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使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胜芳镇积极探索,把党史学习教育同非遗传承结合起来,既接地气,又更容易使孩子们接受。4月以来,在胜芳各非遗传承会址已举办了7次“非遗体验+党课”活动,孩子们先后学习体验了古音乐会、粮食画、皮影、风筝、布艺等十余种非遗项目,寓教于乐,使孩子们从一段段峥嵘历史和现实美好生活的转换中,感受到了党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也深刻体会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谛。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教育服务群众的主阵地。胜芳镇把各种主题活动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广泛动员,通过“党课+红色电影”“学习重要讲话+心得体会”等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通过这种形式新颖、生动形象的学习教育方式,使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下阶段,胜芳镇将持续深挖优势资源,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实落地,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美丽胜芳”建设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