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霸州>今日霸州>文化旅游>详细内容

非遗传承 星火燎原

作者:张泰源 陈童 来源:廊坊日报 发布时间:2019-03-25 09:01:00 浏览次数: 【字体:

高跷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又被称为“高跷秧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列子》中就已有对高跷的记载。

霸州市胜芳镇的进香高跷会源于胜芳的武高跷,当地也称大高跷,相传大高跷技艺为一位山东的锔瓷匠人所传。传统上锔瓷匠人一般居无定所,四海为家,他暂住在现在胜芳镇红旗街的驾棚胡同内,每天锔瓷回来后他就绑上高跷腿子,自娱自乐一阵。日子长了,周围的百姓就喜欢上了他表演的高跷,纷纷找到来学习高跷。后来,他干脆就帮乡人们组建了一档高跷会。

早在清康熙三十年的《天津天后宫行会图》中,胜芳的高跷会就已经名列其中,并且从当时的图画中,看得出胜芳高跷会已经非常成熟。多达36人高跷上的角色表演,二十多人的乐队,并且有唱词,载歌载舞非常的壮观,可见当时胜芳 高跷的盛况。

2015年,进香高跷脱离大高跷,会址挪到了会众的家里,并且陆续的培养了很多新的高跷成员。随后组建新的高跷会,并以历史上康熙三十年去天津进香行会为依据,取名为“胜芳进香高跷圣会”并沿用至今。

在传承的过程中虽然高跷会的名称屡有变更但对于高跷表演的内容和形式的传承却始终如一。

咚咚锵、咚咚锵……3月16日,记者走访了这支高跷会,他们的动作激烈灵动且富有朝气,每个人扮相不同,脸上都画着戏曲里的彩妆脸谱,作态打斗更是各异。小鹦哥活泼俏皮,白杆温婉沉稳,花花公子英俊挺拔,动作干净利索,安静地走着突然一个鹞子翻身,不时让人眼前一亮......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