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霸州>今日霸州>文化旅游>详细内容

花会卷 | 小车会:从老调到小车会(一)

作者:冯秉顼 来源:霸州文化旅游 发布时间:2019-09-16 09:19:18 浏览次数: 【字体:

这里说的是太保庄老调与胜芳北梨园小车会的一段历史渊源。老调俗称老梆子,是河北省保定一带农村土生土长的地方戏。因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也称老调丝弦。该剧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初年,它的流行地域,主要是在保定地区各县和沧州、衡水、石家庄、廊坊地区的部分市、县,北京、天津以及山西省的部分地区也曾有过它的足迹和影响。

据史料记载:清代光绪年间,老调开始流传到文安、霸州一带,1881 年(光绪七年),文安县太保庄村创办了丝弦老调同乐会,经常到附近城镇及农村演出,深受农民欢迎。同乐会初建时为子弟班,以后演绎为子弟会,培养了不少如梁友善(小银河)、赵永春、梁树才、孙广德、赵大仓等文武兼优,较有影响的演员。教师主要有梁树风、史万青。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梁树风,他有文化,戏路广,能编会演,工刀马旦、小旦。大约在 1913 年左右,梁树风在博野县曹庄韩玉山门下学戏。韩玉山在老调界是一个有名望的演员,他以演《鹦鹉记》最为拿手。梁树风出师后,回到家乡参加了子弟班,边教边演,很快成为剧团的台柱子。

c3eaa57cc1824015a9f0d43fb1483e72.jpg

《鹦鹉记》剧照

老调梆子的剧目,多是描写帝王将相、草莽英雄的传奇故事,如《铁冠图》、《花打朝》、《金玉塑》、《二龙山》、《忠义传》、 《大战棋盘街》、 《铁公鸡》、《搭子勾》、《人头会》、《大保国》、《调寇》、《潘杨讼》、《斩黄袍》等。除这些剧目外,太保庄子弟会演的最成功的一出戏就是《鹦鹉记》,这在很多团是很少见的。在梁树风的传授下,该戏演的活龙活现,唱腔质朴、高亢、挺拔,舞唱结合,表演动作敏捷,干净利落,演员均具备高超的武功功底。梁树风扮演苏后,梁友善演梅妃。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扮演丞相潘葛的是刘广清。刘广清,胜芳人,年青时就到太保庄学戏,他做戏精细,扮相好,功夫硬,人称“赛活猴”。《鹦鹉记》为明初无名氏所作,写周王得到一只由西蕃进贡的白鹦鹉,极为珍惜。当时苏妃正怀孕,故命苏妃收管鹦鹉,并立苏妃为皇后。梅妃闻之,十分妒忌,设计谋害苏后,假装向苏后道贺,乘机将苏后灌醉。苏后醉酒后,又受到梅妃的挑唆,便将鹦鹉摔死。周王追究此事,要将苏后处死。丞相潘葛以自己的夫人李氏代苏后死,将苏后救下。苏后在投奔其侄苏敬家途中生下太子,弃置路旁,被人拾去,十三年后母子才得相会。后梅妃失宠,周王对当时处死苏后一事有后悔之意,潘丞相便奏明周王,周王迎太子及苏后入朝。

1d396bbbee9348fda646cc4bc5fba01b.jpg

张德山·摄

老调梆子分东路和西路两个流派。西路流派以文武老生见长,比较注重武打和靠架,唱腔朴实无华、高亢挺拔,表演粗犷豪放;东路老调则擅长演文老生戏,唱腔委婉,擅长叙述、抒情,表演细腻。就《鹦鹉记》一戏的唱腔总体风格判断,基本上更接近于西路梆子。刘广清在太保庄子弟班演唱老调梆子,不久就成了很有名望的演员,他有一个姓王的师弟是文安县城东北角庄头村(今大庄子)人。庄头村历史悠久,文化活动十分活跃,特别是该村小车会远近闻名。但庄头村小车会与别处小车会不同。小车会在冀中农村花会中分布非常广泛,一般分角色表演,边唱边舞或舞蹈与唱段相间。大庄子小车会属于歌舞戏曲类的会社,与其它地区小车会在形式上类似,但在角色分配和演唱体裁上有所不同。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