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霸州>今日霸州>文化旅游>详细内容

花会卷 | 小车会:胜芳北梨园小车会(一)

作者:邢国强 来源:霸州文化旅游 发布时间:2019-10-08 11:20:46 浏览次数: 【字体:

河北省的胜芳镇地处九河下梢之地,多渔猎少农耕,自古即为商贾云集之地,同时也是京畿重地。北宋初年就已有军人在当地屯田,明朝时期,胜芳镇又是保卫京都之重镇。随“燕王扫北”立过战功的一些军户,被皇帝犒赏封地,并携家眷在此定居。商人、军人以及本地的渔民为胜芳镇带来了丰富的民间文化,而花会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到了清朝胜芳已有“七十二道花会”之说,足见胜芳花会的丰富。今天胜芳镇依旧保留下三十余档花会(包括隶属胜芳镇的三个自然村的花会),时至今日,这些花会的摆会活动依旧是节日里胜芳镇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表演盛宴。在这众多的花会中,有一朵奇葩巍立其中,它就是—胜芳镇北梨园小车会。

胜芳的花会分为文会和武会,北梨园小车会属文会,创建于清末。据会中老师傅所讲,创会人为胜芳镇当时较有名气的刘广清刘四爷所建。刘四爷喜欢票戏且曾亲赴胜芳周边的各班社学过戏,后自己干脆在胜芳镇也组建一梨园班社,因地址坐落在老镇区河北片,故名“北梨园”。刘四爷曾经在文安县太保庄一老调梆子剧团学过戏,并经常从太保庄请来师傅赴胜芳教习,后从老调梆子剧《鹦鹉计》中摘出一折成立了一档花会,以参加胜芳花会的摆会活动,因其主要道具为一辆木车,此档花会被命名为“北梨园小车会”。

5df57d505d864c1588e7f96e4652de7c.jpg

十五钻灯

胜芳镇内的其它花会多供奉自己信仰的神祇,如:胜芳跨鼓老会供奉玄武大帝,武会多供奉孙武、达摩等,但本会没有信仰的神祇,不过据会中老人说,早年“齐会”要吃素。因本会的会址临近胜芳镇的玄帝庙,参加摆会必由此经过,故摆会前本会必拜玄帝爷,但会中并不供奉此神。

北梨园繁盛时期出会规模较大,编制顺序是:前大旗两杆,上书本会名称——北梨园小车会;二旗,八至十六杆,上书四字成语典故,如“凤萧象板、锦瑟鸾笙”等;硬木镶玻璃茶挑两副,龙头木雕茶梢(花篮)一副(此物是本会唯一现存老物件清末民国时期所置,经本人发现时已破败不堪,于二茵茵七年在家中修缮后,现交予会中);玻璃牌八杆,上有八仙过海图及各种历史典故;牛角烙花灯八只(当地俗称高照);精雕小车一辆;后有笙管笛萧吹奏老调梆子曲牌;扁对八条上有对联诗句(现仅存一条);硬木雕花鼓套一台;坐督旗一面。参加人数甚多,据老人讲最鼎盛整个队伍绵延一百多米。众多器物中以玻璃牌最为本会特有,当地有“大音乐的旗子,小车会的牌”之说,且本会在摆会时在整个游神队伍中被排在倒二,南音乐会为最后,演出时倒二为压轴,最末为大轴,可见其在本镇人们心目中的影响。

2fe17ffd21ed40c6a0592936b9ec03ac.jpg

小车会正宫娘娘 曲扬·摄

北梨园小车会是:以戏创会、以会载戏。民间花会对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有着强大作用和生命力。此会的精髓与灵魂就是唱段。这些唱段乃为老调梆子剧目《鹦鹉记》其中一折。本会所演剧目《鹦鹉记》,唱腔属老调梆子。据本人考证, 《鹦鹉记》为明初无名氏所作,现已绝迹舞台。全国各剧种几乎无此剧目,但却以小车会这种民间花会的形式保存下来,不得不说是一大幸事,也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的探究。本会表演方式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跑旱船、小车会有大不同,其它地区的类似表演,多为民歌小调,而本会却以戏曲为长,无论是从表演、道具、唱腔上均有其自身的特色。本会小车做工考究,车体尺寸各种配饰均有独特之处,使小车表演起来,如风摆荷叶,独具风范。

此折《鹦鹉记》现有唱段共十五板,有三个角色。这出戏的故事尽在这三个人物的唱段之中。本人认为此唱词充分体现了民间俗语“说书唱戏比例(警戒)人”的真义。该戏文充满了忠奸善恶、天理道义、因果循环的真理。它演绎的是:周朝时西凉国进宝三宗,白鹦哥、醒酒毡、温凉玉盏。当时东宫苏娘娘已有身孕,故老王封其为正宫国母,执掌三宝驾转昭阳院。西宫梅娘娘心生妒恨,与其兄梅国舅商议假意宴请苏后,席间将其灌醉,将三宝损坏嫁祸苏后。老王闻奏大怒,命斩苏后,老丞相率满朝文武保本不成,定计用自己夫人替换苏后。斩后验明正身,苏后头发是三尺三,丞相夫人是三尺。老王发现杀错之后,又派追兵追杀苏后。小车会演绎的就是老丞相派家院护送苏后逃难的这段。京剧《二进宫》中李艳妃有一段唱“昔日里有一个潘老丞相,李氏夫人替了皇娘,紫竹林内生太子,他的名儿万古扬”,即为《鹦鹉记》之典故,这段词中的“潘老丞相”就是小车会唱词中的“老爷”,只是现在胜芳镇北梨园小车会中出会表演时无老丞相、夫人等角色,只有家院夫妇和娘娘三人。我曾有过设想依此基础能否排出整出《鹦鹉记》也未可知。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