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会卷 | 小车会:胜芳北梨园小车会(二)
胜芳北梨园小车会的演唱顺序是,推车老家院先唱然后坐车娘娘,而后拉车老妇(原型应是老妇解放后为了适应群众要求改为丫鬟扮相)。每人五板戏,头板三段、唱词较多。二板两段。一个角色在演唱时一般先唱(头板),(二板)随后,也可随自己喜好唱哪段都可以。头板迂回婉转,唱词中多讲述事态过程及因果报应。二板的速度较快好似流水板,人物情绪上更加激动,起伏跌宕,多叙述急于复仇的心情,唱词中浓厚的体现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发泄。总体唱腔高亢中见委婉,铿锵有力,朴素豪迈。十五板戏全部唱完需几个小时。伴奏乐器有:皮鼓、檀板、大镲、板胡、京二胡、笙。早先乐器更多,现由于人员有限只存主要。据会中老师傅所讲,过去出会时边走边吹奏曲牌,撂场表演时唱戏。
小车与高跷 李岩·摄
北梨园至今只遗存了小车会这十五板戏,其他剧目已失传。据作者介绍只听过师父唱过“穆桂英进洞来细看明白……”等几句老调梆子。由此推之,北梨园历史上曾演出过其它剧目,只可惜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剧目俱已丢失,实令人惋惜。
对于北梨园小车会未来发展,愚以为:大时代、大环境可以推动一个时代文化的兴起,但也会将其淹没。文化上的自兴自衰、自生自灭本是一种文化常态。现代社会,人们的思维、意识、兴趣已与百年前大不相同。以小车会为代表的这种民间老文化已不相适应时代的节奏,它的衰落是种必然。但作为会中年轻的吾辈,应有责任去传承这种民间文化。作者从 2007 年入会,几年来每天晚上利用工作之余就泡在了师父家,跟师父学戏、学做人。作者只敢说继承不敢妄谈发扬。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热衷于流行歌曲,坐下来听戏那会被讥讽为“不跟潮流”。作者是一个戏曲爱好者,不光演唱本会的老调梆子,也爱听爱唱京剧,天天曲不离口。可周围很多人见此俱不理解,甚至用异样眼光看待,都为一个年轻人爱看戏曲感到奇怪而不可理解。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接受这些传统老文化,对于整个民间文化而言,不只是小车会面临如此窘境,周围有些人对传统的音乐会甚至更为反感,认为它们是应酬白事的,比“三俗”还低等,见之如见瘟疫。古老的艺术、民族的瑰宝居然受此冷遇,值得国人深思。所以说传统文化传承困难是一种普遍的、共同的现象。作者认为现在民间会社生存中遇到的经济问题等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在于人们的认识,人们对待传统民间文化的认知上如果还以“封建迷信、低俗、不能登大雅之堂”来看待,整个民间文化的前景不容乐观!北梨园小车会历经二百年的发展,今天已走向衰落,是否能重振往日盛况,不但需要吾辈年轻人的传承,更需要整个大环境、大时代的配合,希望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春风,能让胜芳镇北梨园小车会重换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