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霸州>今日霸州>文化旅游>详细内容

花会卷 | 杠箱会

作者:徐逊非 来源:霸州文化旅游 发布时间:2019-10-21 09:22:35 浏览次数: 【字体:

eb2e8906364c42908ccf9cee4141330c.jpg

杠箱 邢华棣·摄

所谓“杠箱会”就是一道“皇会”,每年正月庆祝新春佳节,组织会员一起表演。顾名思义, “杠箱会”就是两个人一组,用一根 5 米长碗口粗的木杠,抬着一个长约 80~100 厘米,宽约 40~60 厘米,重约 50~60 斤的大木箱。在行进过程中,两个人不能用手接触木杠,却要做出各种高难动作,例如肩扛杠、前胸顶杠、肚子顶杠、喉咙顶杠、后背顶杠以及换肩、翻转、倒立踹杠加前滚翻加鲤鱼打挺等,但两个人的组合一路表演下来不能掉杠和掉箱子,就像杂技一样,非常见功夫。

杠箱传统动作技艺非常精湛,每组杠箱演员都分别有自己的拿手绝技动作。而除了杠箱,还有鼓乐手吹吹打打,一行人走在路上非常热闹。过去只要一出会,绝对是万人空巷。

兵部杠箱会为 13 档武会中的一档,以庙里装钱粮用的杠箱为道具,表现的是杠箱官风趣断案的过程。清代杠箱会主要在北京地区表演,是皇宫中的会档,承担皇室的朝拜等活动。由于康、乾两代皇帝的重视,兵部杠箱会与刑部五虎棍会、户部秧歌会、礼部中幡会、工部石锁会、吏部双石会、掌仪司太狮会、翰林院式架棍会一起,被称为“内八档”,也叫“太和殿承差”,其代表兵部为皇家和民间表演。从此兵部杠箱会成为官办香会,至清末时流传到民间。

其采用官方出巡审案,将审案与香会表演相结合,表现形式独特。百姓和杠箱官打趣说笑,上下互动;半官半民,亦真亦假;向人们展示了特定环境下民与官之间有趣的互动联系。其艺术性强、技巧要求高,集杂技、舞蹈、说唱为一体,是一档综合性的香会。

杠箱是旧时霸州典型的传统民间花会之一,至今流行不衰,是农村常见会种之一。

杠箱的典型出演程式是:

前头两个壮汉横抬着一根大杠,杠上坐着县太爷,官服,丑装,斜著纱帽。

后跟着四人抬两箱,或八人抬四箱,角色为衙役、皂隶;彩箱绘金砖元宝、珍珠宝翠,明示里面装的无非民脂民膏。

77fae3cbe76341b2bf716cf58ce61974.jpg

演出过程中,两个杠夫要不断的发嘎使坏,上下颠颤,左右摇摆,忽跷忽压,急缓难测。县太爷坐在这样圆滚滚的杠子上,屁股难稳,重心难定,四肢难平,却还要随势舞耍。时有刁民、无赖、老财、媒婆等角色上场拦路喊冤,告的都是男女奸情、忤逆不孝、恶奴欺主、贼人先告一类家长里短。这县太爷一边应对杠夫的戏弄,一边狼狈不堪还须假作正经,荒唐断案。案子断的违人情、悖常理、反逻辑,又不尽属歪理邪说,荒唐之中又有不然之然,逗得观众会心大笑。大多情节表演类花会,要达到的也正是这种滑稽、幽默的艺术效果。

轮到抬箱人表演时,也精彩纷出,几对杠夫胸顶杠头,做出五花八门的滑稽舞步和扭舞动作,时而抛砖顶碗,抛盆顶盆;时而运用胸肌之力,将杠上的箱子甩的飞转如轮,令人眼花缭乱。这类高难度的技巧表演,在如今的杠箱会演场已属罕见,概因这需要长久的苦功习练,而今人娇贵,不想承受。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