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霸州>今日霸州>文化旅游>详细内容

花会卷 | 康仙庄花子会(二)

作者:王留成 王斌 樊文 来源:霸州文化旅游 发布时间:2019-10-28 09:19:28 浏览次数: 【字体:

二、花子会的由来

“花子”是叫花子的简称,文词的称呼为乞丐。可是为什么把乞食要饭的称为“花子”,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是他们衣衫褴褛,大大小小的补丁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破棉衣千疮百孔,棉花绒子一骨朵一骨朵地露在外面,如同花开满身,因此被称为“花子”。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乞丐都有一技之长,大部分会唱小曲、编民歌、演小戏。小曲、民歌、小戏被称为“花儿”,因此把这些会唱会演的乞丐称为“叫花儿”。可见“花子”与因灾遭难而衣食无着,沿街乞食以勉强糊口的“要饭的”亦略有不同。“花子”可称为职业或半职业的乞丐,不见得是因食不果腹而乞讨。泛称的“要饭的”除包括花子外还包括因贫困潦倒、遭灾遇难而沿街乞食的人,但总而言之,都是社会下层的穷苦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叫花子”是“教化”或“叫化”的转称。“叫化”是一种导人向善兼有募集钱物的有宗教色彩的活动,绝不同于乞食要饭的。此两者虽都是向行善者索要钱物,但有乞讨和募集的差别,因此说“叫花子”是“叫化”的转称有些牵强。可是叫花子中也有唱莲花落子的,其主要唱段是宣扬佛家因果理论。他们求赏而不讨要,说这些“叫花子”有“叫化”的作用似乎也能沾上边。因此,严格地说,“花子”是一群有一定表演技艺的草根艺人。他们农忙种地收粮,农闲时流浪江湖,以表演换取微薄的收入以补贴家用。他们可以以一家为一个演出单位,也可以几家联合行走江湖,白天在市镇村街表演乞食,晚上则在大户的车棚柴垛或颓圮的破庙里栖身。每到年终,流浪各地的花子回到家乡,一边互相讲述各地见闻,一边交流表演经验,一边展示自己新编的节目,一边显露自己新学的本事,这就形成了一个表演的群体,也就是“会”。这个会是这些穷苦的草根表演者交流技艺、自娱自乐、展示技能、提高水平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也有家境并不窘迫,从不流浪乞讨,只是爱好文艺杂技的青少年。他们中有会唱莲花落的,有会唱梆子的,有会念喜歌的,有会演“十不嫌”的,有会说数来宝的,有会打肉板的,有会说评书的,有会唱太平歌词的,有会耍盘子耍碗的,有会敲锣耍钹的,有会玩杠子打跟头的,有会耍大鞭子、抖空竹的…可以说各种杂耍曲艺虽然不精,但无不会。据说“花子官”王广泉吹拉弹唱、贯口评书、杂耍量地无一不在花子中拔得头份,不然就无法得到众花子的尊重,也无法负起管理天下花子之责。

花子会既是“皇会”,又是大会,一出动就是大几百人。在霸州,东关的武术会是名头最响亮的,小伙子们都执着明晃晃的刀枪剑戟,看着瘆人,谁见了都让道。可武术会若碰上花子会,也要偃旗息鼓,礼遇避让,不敢抢花子会的风头。

三、花子的祖师和行规行话

中国的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祖师,祖师都是名头很大的历史人物。花子的祖师是春秋时代的范丹,花子们尊称范丹老祖,是一个著名的学问家和富豪。据说孔子带着徒弟们周游列国时,因时运不济,不被列国重用而绝粮于陈国、蔡国之郊野。孔子派徒弟子路找范丹借粮。子路赶了半天的路,天黑了才找到范丹家。范丹不肯借,就对子路说“你知道世上什么多?什么少?什么让人喜欢,什么让人烦恼吗?”子路又累又饿,哪里顾得细想,抬头看见天上的星星,就说“星星多,月亮少,娶媳妇让人欢喜,死人让人烦恼。”范丹说:“你看孔子这徒弟,一个个傻头傻脑,只知道吃饭娶媳妇,没有个长出息的。我要借粮给你们,你们什么时候才能还我?不借不借!”子路回禀孔子,孔子说“范丹是看你没学问,没本事还账。你再去找他,就说世上小人多,君子少。借到粮的喜欢,讨账的烦恼。范夫子是君子,救我们一次,我们永生不忘。”子路又去找范丹如此一说,范丹说:看来你们师父还是个明白人,就借给子路一笔桶米。子路拿着一笔桶米来见孔子,没好气地说:“跑了两趟才借给这样一点米!”说着将米往外倒,桶中米竟源源不绝,倒成一个大米山。过了一年,范丹找孔子要账。孔子还不起,只好说:“我早就说过借粮的喜欢,讨账的烦恼嘛,我这辈子是还不起了,让我的门人弟子们还吧。”范丹说:“我怎么知道谁是你的门人弟子呢?”孔子说:“我的弟子好认,普天之下凡是用字的,都是我的门人弟子。”自此,范丹老祖就成了花子头儿。他的弟子们都成了花子,每天走街串巷,看到门上贴对联的就去讨要。如果连对联都贴不起的,不是穷掉了底就是绝门绝户的,比花子还穷,花子也就不上门了。朝代流转、代代相传,范丹就成了花子们的祖师爷。

花子的祖师爷也有说是宋朝人的,就是京剧《打龙袍》中救李娘娘的花子范中华。有段莲花落唱词讲述这段故事:

包公断案天齐庙,

这才使祖师爷留下褡裢、鞭杆、一块瓢。

娘娘进宫宣花子,将祖师招进了五凤楼。

封了个大官,不知朝中的礼。身穿绫罗脑袋疼。

当着满朝文武讨鞭杆,情愿做花子头一名。

花子有很多行规,专门有一部丛书叫做《贫箱书》有数十册,也有说这部丛书叫《花子论》、《穷家论》的,书内讲花子规矩、行话、喜歌唱词、数来宝套话,还有各种表演唱的脚本等。可惜现已丢失。其中讲花子的行规有“八要”:

一要尊天地君亲师。

二要谨受祖师爷的教化。

三要孝敬父母。

四要敬兄爱弟。

五要谨遵国家的法度。

六要穷家义气不差。

七要周济同行。

八要善待后辈。

花子对行乞的装束和方式有规定:

身穿百纳绳系腰,开花帽子头戴着。

左挎鞭杆右拿瓢,褡裢在左肩上背着。

要饭只能在门外站,不许进院乱吵吵。

别看花子穿戴糙,牢记家世根底高。

主家施舍言声谢,道德仁义咱占着。

花子在行乞过程中还有显示穷的有志气、有节操的“十穷”规定。 

一、进穷棚。是指在行乞夜宿时,只能住在棚舍、破庙,不得打间住店,不得借宿民家堂房。

二、抬穷头。是指在行乞时要挺胸抬头,不得猥猥琐琐。 

三、穷家师祖供穷楼。是指供奉祖师先辈的地方要简陋,不得奢华。 

四、穷家也讲三篇论。是指崇尚天、地、人三才,讲仁义礼智信五常。 

五、穷家也讲三教共九流。是指尊重江湖上其它帮派。六、穷家的鞭杆传天下。

是讲天下花子都要尊祖师,尊花子官。 

七、穷家的褡裢四海游。是讲天下花子是一家,要互相帮衬。

八、穷家的女人无玑子,垂耳度春秋。是讲花子家的女人不带金银玉质的首饰、耳环。

九、穷家里面分贵贱。是讲穷人要有志气,有道德,有志有德者为贵,不论穷富。 

十、穷家里面出王侯。是鼓励会众努力进取,不要自甘堕落。

花子行乞到达外地,如外地的花子也是有组织的,就要互相“盘道”,讲些行内的行话,如同青红帮盘问根底一样,这种程序叫“量地”,意思是测量一下对方的根底。现在这些话语已经失传。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