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霸州>今日霸州>文化旅游>详细内容

花会卷 | 高跷会:扬芬港高跷会

作者:史呈悦 来源:霸州文化旅游 发布时间:2019-12-17 09:10:22 浏览次数: 【字体:

84a97ddeb9e442fab6a37373a63316fc.jpg

扬芬港高跷会,始建于清咸丰年间,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该会为文跷,是以唱为主,踩、扭、唱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该会的木腿子较高,约 1.5 米。出会踩街时,按演员出场顺序编排分列灯牌、仪仗、茶炊子等,景象极其壮观,而且演员的化妆俊美,注重造型,表演细腻,舞姿典雅,唱腔婉转,别具一格。扬芬港高跷会在静海县及天津周围享有盛名。该会曾应邀去静海、独流、杨柳青、武清、安次、胜芳及临村演出,由于风格独特,远奥高古,受到各地观众的一致赞赏。

扬芬港高跷会演唱的是昆曲(高腔、弋阳腔)。昆曲是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中国人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和心灵境界,尽在昆曲之中。昆曲表演体系是独特的,也是博大精深的。扬芬港高跷会将昆曲作为演唱形式,这对传承昆曲艺术的薪火,延续昆曲的历史起到了积极作用。

扬芬港高跷会演唱昆曲实为独特。过去,在静海县和天津周围实属独一份,就是在全国也极为少见。通过网上搜寻没有搜寻到文跷演唱昆曲的任何信息。扬芬港开始创办高跷会者不曾所知,但我们可以想象出此人对昆曲的钟爱和推崇,他竟大胆地将昆曲移植到高跷会的演唱中,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创举,他不仅是对扬芬港高跷会做出了贡献,而对昆曲的传承、发展、生存也做出贡献。

扬芬港高跷会演唱的均是昆曲片断。主要有:《西厢记》、《尼姑思凡》、《白蛇传》、《渔樵耕读》、《渔家乐》、《长情歌》、《凤阳花鼓》、《佛曲》、《盼五更》、《哭五更》、《水牛》等,还有只舞不唱的《踩八板》。原保存两本曲谱, “文革”中被毁。这些节目无论是唱腔、唱词,还是做派,都具有昆曲特有的温文尔雅、柔曼悠远、缠绵婉转、一唱三叹、落落大方的特点,颇受人们的喜爱。1985 年该会应邀去胜芳演出,许多观众跟随此会一路观看,特别是撂场演唱时,远奥高古的昆曲唱腔,吸引了众多观众围观品尝,收会时还恋恋不肯离去。有的观众说:扬芬港高跷会唱得好,表演得好,会风也好。

02e46593457340bdbb8c21a85d812662.jpg

高跷情  蔡栋森·摄

扬芬港高跷会每逢出会踩街时,采用大鼓、钹、镲、锣等打击乐器伴奏。摆场演出时用笙、管、笛、箫等管弦乐器伴奏。高跷会扮演的主要人物有:打头的、八搂(老王八)、挎鼓、公子、尼姑、许仙、白蛇、青蛇、老渔翁、小渔翁、渔婆、红娘、丫环、傻妈妈、傻小子、打柴的、渔夫等 20 余个角色。第四代扮演者:打头的:史义路;八搂:阎养生;挎鼓:范树荣;公子:范树云;尼姑:阎纪生;红娘:阎润生;丫环:阎孝茂;白蛇:张景全;青蛇:阎金发;许仙:阎青山;老渔翁:林斋信;小渔翁:刘立云;渔婆:曹尔树;打柴的:金广和;四个渔夫角色不固定。乐手有:武德生、阎文生、阎尔全、齐连玉、阎纪生、范树生、阎仲生等。

高跷会踩街时一字排开或双排交叉变换队形,各个角色随着鼓点边走边扭,角色不同,舞姿各异,场面热烈而壮观。尤以扮演老渔翁的林起鹏为最出色,他身背渔竿,双手托须,抬头弯腰,步履稳键,精神抖擞,惟妙惟肖。扮演挎鼓的范树荣,舞姿优美,潇洒轻松,喜形于色,欢乐祥和。扮演尼姑的阎纪生、扮演红娘的阎润生、扮演青蛇的阎金发,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嗓音高亢、功底深厚,号称高跷会的“三阎”,是人们公认的农民“表演艺术家”。其他演员也各具特色,显示了扬芬港高跷会的强大阵容。踩街完毕,下午开始上会道,也就是设点演出。一般情况下,一个演出点演唱 3~5 个节目。如有要求返场的,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按照节目安排,没有上场的演员坐在高凳上或靠墙站立休息等侯。当听到会头的锣声,准备起程转移下一个演出点,一个下午演出 3~5 个演出点。90 年代以后,根据群众要求,又增加了夜会。

54493640bd114d41b7926ce598105743.jpg

石军生·摄

扬芬港高跷会从建立的一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由衰到盛,由盛到衰的曲折发展历程。清咸丰年间建会时,由于该会是一道文跷,况且又是唱昆曲(高腔),唱起来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农民昆曲比较生熟,用群众的话说: “昆曲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难懂、难学、难唱,我们不可奢求”。因而,起初人们都不愿意加入。加一原因,扬芬港高跷会的木腿子比较高,四尺八寸(约 1.5 米),初学者害怕挨摔,来自家庭的阻力更大,开始入会的很少。阎孝新(肉铺)父子两代率先入会,后来成为高跷会世家,阎氏肉铺成了高跷会的活动场所,阎氏自然而然成了会头。现在阎氏肉铺传人已经到了第五代。在阎氏父子的带动下,加入高跷会的人越来越多。到了民国时期,高跷会进入鼎盛,会友发展到三四十人。由于入会的人多,各角色实行 AB 制,每逢出会,会友轮流上腿子踩街演出,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七·七”事变前。之后,由于连年战争,加之自然灾害,致使高跷会衰落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导引下,在人民政府的关心扶持下,扬芬港花会恢复了演出活动。高跷会重整旗鼓,壮大力量,招贤纳士,广招学员,以老带新,新老结合,使高跷又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每年春节、灯节期间为群众演出,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做出应有贡献。

83e19a61bdec47c19241ac372372c183.jpg

4df10bf78f094c6196488b806a47ad17.jpg

高跷  邢华棣·摄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花会受到极大冲击,扬芬港高跷会唱的是昆曲,在那个年代,当然都是“封资修”的东西,第一被禁锢,被迫停止了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文艺复兴,民间花会迎来了文艺的春天,1980 年,扬芬港恢复起包括高跷会在内的四道花会。到 1985 年,高跷会又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年,招收了十几名新学员,其中有一半为女青年,妇女加入高跷会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回。由于女青年的加入。高跷会多有增色,一般女角色均由女青年扮演,女青年不但扮相好,扭起来婀娜多姿,动作健美,成为高跷会的最大看点。但好景不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多向钱看,办厂的、经商的、种菜的、外出打工的渐渐多起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花会的正常活动。特别是高跷会,面临老会友一个个离世,新人接替不上来,形成青黄不接的恶性循环,进入 21 世纪以后,老师傅只剩下十余人。2011 年,由范树荣老师傅牵头重组高跷会,得到了四个街的街委会和群众的大力支持,筹措资金重办购置了服装、文武场乐器,当年开锣演出,但只演出了两年就又散伙了。从眼下看,由于种种原因,扬芬港高跷会很难传承下去,扬芬港的群众对高跷会将要失传,深表遗憾。有人说,扬芬港高跷会是一项非常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了未免太可惜了。强烈呼吁对扬芬港高跷会进行保护、抢救,使其很好地传承下去,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提高。

da2fc80fb63046fe9573818de36d12c1.jpg

郭贞江·摄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