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霸州>今日霸州>文化旅游>详细内容

花会卷 | 高跷会:沙城村高跷会

作者:徐逊非 来源:霸州文化旅游 发布时间:2019-12-19 10:10:19 浏览次数: 【字体:

沙城高跷大概有一百四、五十年的历史,已无人能说清具体创始年代。旧时民间“热闹玩意儿”少,年节、庙会期间为了让乡民有“热闹”可看,村里自发筹建了高跷会。

沙城高跷会为武跷,木腿子长四尺八寸,平时习练和出会时,以表演“武把子(武术)”为主。沙城高跷最早也曾以‘十二乐’的表演形式出现,即狐、鼠、蛙、龟等十二精灵变化成渔翁、樵夫、农叟、赶考公子、落难小姐等十二角色,在前去为佛祖进香讨封的路上各显神通,表演各自问耍、文戏套路。踩高跷,一般要用青少年充任角色。旧时沙城村青少年中,不少有‘练把式(武术)’的传统,他们体力充沛,身手敏捷,功底扎实。进入高跷会后,慢慢就把文跷表演变成了武跷表演,使其成为霸州西部民间花会中一道颇有特色看点的高跷。

沙城高跷表演套路可用四字概括:高、难、险、巧——

大劈叉:有纵向劈,横向劈,纵横连续劈等,角度都超过 60 度,木腿、人腿合一,浑然一体,收放自如,没有武术功底的人绝难做到。

翻跟头一般为后空翻,难度系数最高,且要在充分训练,多人从旁保护的情况下表演。

跳凳子:基功深厚的优秀年轻演员能一口气接连跳过八条普通长凳,最后还要单腿着地,成金鸡独立造型。

53fec00571a24d4fb9a08e33826fa4a0.JPG

灯云会

叠罗汉:行演中,两列纵队忽然变成一列,即少年演员骑在青年演员肩上,舞耍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或十二演员搭成高高的“拉骆驼”造型,一少年演员骑在一青年演员肩上成骆驼造型。

打斗:情节大多取材戏剧及神话、传说故事,常演有: “三岔口”、“三英战吕布”、 “悟空收八戒”、 “扬家将”等,早期直接使用真刀真枪,现代则使用“刀枪把子”或兵器道具。表演具体招式时,将刀剑舞艺术与武术实战技击结合起来,真中有假,假中有真,阵变龙蛇,干戈戚扬。在“打斗”表演中,上面刀来剑往,脚下自然要配以相应的舞步:左弓步、右弓步,前吸腿、后吸腿,小八字步、大八字步,左撤步、右撤步,左旋步、右旋步,左拧身、右拧身,大探海、小探海,大退步、小退步,后仰身、侧仰身等。脚踩木腿子,要走出这些花步,在双手动作不停之中,保持身体的自然平衡,是需要扎实功力的。且在演出中,平时会里专事参与救护扶助的人员不能近身,只在场边注视,如不小心或功力不到家,一个危险动作,就可能瞬间将人摔趴,因此,武跷表演既要大胆,更要小心。

e17af0fee48d40bfa5e0759a43e508b2.JPG

高跷表演  苏建华·摄

大推碾、小推磨:大推碾是数人绕着转大圈、走圆场;小推磨是数人贴身绕着一个转小圈;做这两个套路时,双手依旧要不停舞耍,而木腿子要步调一致,像车轮转、走马灯,看得人眼花缭乱。阵形:主要有龙蛇阵、罗汉阵、铁桶阵、虎出山等。

沙城高跷的音乐伴奏,最早用“广家伙”:大鼓、鼙、大锣、大镲、大铙等,后来随时代进步,渐变成现今常见的锣鼓钹镲,又加了唢呐。花会队伍行进中用一般鼓乐,撂地竞演时要用“水吵子”,五十多翻(音乐旋律的节、段)的鼓点,从头至尾,从尾至头,从中到尾,从中到头,反复交错,疏密相间,配合各种跷技表演。鼓为“群音之长”,节奏强烈,富于力度,轻叩则如天河传音,重擂则如奔雷滚滚,急敲如暴风骤雨,缓奏则如溪流潺潺,烘托武跷的表演是最佳选择。旧时,去霸州、雄县、安新等各庙口赶会,其跷技和伴奏都有上佳表演,当时给其他高跷会留下不俗印象。

民间花会的存续传承,主要取决于会里人才演员的新老交替能否连接紧密,像高跷、中幡、舞狮等这类高技巧性花会更是如此。沙城高跷在“文革”期间中断, “文革”结束后很快重组恢复起来,但进入一九九六年代后,青少年演员相继离去,或求学,或创业,或经商,或外出打工,高跷会陷入危机,终至解体。近两年,受民间传统文艺复兴大潮影响,村委会再度召集人马,给以适当经济补偿,重建起高跷会,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再图兴旺。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