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会卷 | 高跷会:陈家堡高跷会(一)
胜芳镇陈家堡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文安县西码头陈子会考取功名返回途中路经此地,见风景秀丽怡人,遂经嘉庆帝诏准跑马圈地六百亩,故名陈圈,也称陈家圈,后改名陈家堡。自建村以来,村民男耕女织,淳朴良善,文风甚盛,民间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尤以戏曲(河北梆子、评剧)、高跷最为有名。戏曲曾出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先生的专职司鼓金瑞林(曾参加 1964 年电影版本京剧《铡美案》的伴奏,供职于原北京京剧团(现改北京京剧院)、评剧演员喜彩秋(艺名,喜派传人,曾与魏荣元、小白玉霜等合作过)、胜芳河北梆子剧团主要演员金宝臣(青年时在天津各大戏院登台演出)、王汝真、蔡增玉等。高跷会曾多次参加胜芳摆会活动,演技高超,拿手绝活甚多,当时在方圆百里之内闻名遐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高跷会俗称“缚柴腿”,又称“登云会”,踩高跷又称踏高跷、扎高跷、走高跷,是汉族民间非常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传统节日(一般在元宵节)里由表演者腿绑高跷,在锣鼓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以雄进、惊险为主,兼玩各种绝活。踩高跷技术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高跷 邢华棣·摄
高跷会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技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经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最高者一丈多。
汉魏六朝百年中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跷”,清代以来称为“高跷”。高跷用1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
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起昌,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
陈家堡高跷会约创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传于何地何人无考。据传传承人为王金铭,幼年时,其酷爱高跷表演,(时陈家堡高跷会已尽消亡)喜观赏,甚入迷,经常到各地看表演,(尤以胜芳为主),因其家资富裕,遂组织本村青少年以高跷为游戏利用空余时间在空旷地带练习,自制简易木跷,以玩为乐,以苦为乐,俗话说:看起容易,做起来难,果不其然,一开始就遇到了重重挫折。但孩子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摔,从零学起,从低做起,先由扶墙走,后来大撒手,逐步学跑和其它高难度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练习,踩高跷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基本技巧已初步掌握。本村富户见状后,商议重建这道已濒临灭亡的高跷会,以丰富村民的娱乐生活。消息一出,群众纷纷捐资捐物,购置行头、乐器,一道新的花会成立了。当年元宵节期间,陈家堡高跷会在本村进行了精彩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