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霸州>今日霸州>文化旅游>详细内容

花会卷 | 高跷会:陈家堡高跷会(二)

作者:李立民 来源:霸州文化旅游 发布时间:2020-01-13 09:20:28 浏览次数: 【字体:

陈家堡高跷会演员全部化戏妆,着戏服,化妆按剧团的步骤,依次为上妆油、拍底色、打面颊红、定妆胭脂、画眼睛眉毛、嘴巴等等。(因当时陈家堡已有河北梆子班,化妆师用戏班的)乐器以腰鼓(高跷鼓)、小锣为主,行进中,采用双人并列队形,伴奏节奏为:当叮叮当,当叮叮当,其节奏舒缓有力,男性角色步伐威武而从容,女性角色(为男扮女装)步伐婀娜多姿。撂场时伴奏加快,以小锣为主。高跷会进行队形变换(单串花、双串花、别篱笆等。)高跷会的锣鼓点节奏无论快慢都是那么鲜明悦耳优美欢快。

cdc5e4a0fecf4bb6a4f5eb8d1b6703a6.jpg

    高跷  邢华棣·摄

陈家堡高跷会以武见长,特技绝活较多,据老人们讲,高跷会到胜芳出会在北桥表演时一般时长一个半小时左右,功夫不带重样。基本动作如:小劈叉、大劈叉、磕拐、倒立、蝎子爬钩、跳桌子、下腰、鹞子翻身、坐蹲、单腿跳等,特技动作如:后滚翻、跌叉、翻跟头、地趴虎等。把折子戏角色的戏剧情节,通过单人或捉对或分散或聚合等方式,豪放明快地体现出来。动作表演新颖动人,场面活跃气氛热烈。如个人独到的蝎子爬连续到鹞子翻身,乌龙摆尾等技能,如龙出水,如虎啸山把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又如相互合作的串花篮 (单串、双串);叠罗汉(单层、二层、三层);如“拉骆驼”造型,既形象又大气。精彩的组合表演经过精心的设计,反复磨合,充分把武高跷的武术、杂技功夫与高跷技艺巧融汇合,相得益彰,成为陈家堡高跷会表演的绝活招牌。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傻小的王金铭(会首)小名傻三,表演时双耳灵活扇动,忽闪忽闪前后摆动,令人叫绝,无不称赞。陈家堡高跷会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

72757de77c604362aee2447977b7ecda.jpg

李英杰·摄

陈家堡高跷会以武见长,通过高跷艺术的技巧展、挪、腾、摔、翻、跳、击、打、叠的武术、杂技等招式,展示出故事情节及其人物精神面貌。头棒和二棒捉对。头棒为行者大和尚打扮,其原型为梁山好汉武松,头上戴头陀,扮相威猛潇洒,头棒表演时呈倒蹲状,挥舞双棒,左右开弓,上下逢源,前后呼应,刚劲有力。大和尚是整个会的指挥者,根据表演场合不同而变换打棒的动作。整个编队有大和尚通过双棒指挥,分双下场和单下场。“双下场”即分为两排,一排男角由大和尚带领,一排女角由小婴哥带领。“单下场”就是一个一个的,排或一字长龙。其主要动作铡草、挎篮、空翻、蝎子爬、劈叉、摆腿子、磕腿子、坐腿子、打花棒等,充分展现武松霸气冲天的英雄气质。二棒(婴哥,也称英哥,原型为春秋战国时期晏婴丞相。)左手提竹篮,右手执拂尘。其以“铡草”后仰半蹲的动作烘托气氛,有时头棒动作要与二棒配合,表演空翻,蝎子爬、背拐等。樵夫和老佐子捉对,前者肩挑柴草摆动起舞,以鹞子翻身、猛虎跳涧技巧动作展现出攀山越岭的艰难。后者手持翎扇轻摇慢舞,时而鹞子翻身接跪叉(坐腿子),表现老佐子角色轻浮放荡,扭捏多姿的神态,以及阴险狠毒的淫妇形象。两人主要表演“错三错”。白杆(即白蛇)与花花公子捉对。白蛇掐腰架蝶,以折腿腕、水蛇腰、大闪腰等动作技巧表现出蝴蝶飞舞,上下翻飞的情境;公子则以倒蹲、翻跟头、大鹏展翅等动作,把公子举扇提襟,雀跃捕蝶急不可耐的申请表演的惟妙惟肖。青杆(青蛇)与渔翁的捉对,青蛇掐腰擎鱼,以耸肩抖膀,剪子步,鹞子翻身等动作技巧,把鱼儿的游动形体表演的生动、活泼,渔翁则以撂地叉、猛虎跳涧、夜叉探海、吹胡子、呛三呛等动作,并且双目炯炯,一边甩发捋髯一边用手指鱼儿,把人物精神抖擞奋力捕鱼神态表演的淋漓尽致。傻妈妈呵傻儿子的捉对,他(她)们除了肥胖、装扮的丑角相貌、抖肩、倒蹲等形体动作外,还通过逢场逗趣的俏皮对话,即时抓彩的诙谐、幽默的表演动作,使演出出现高潮,是深受欢迎的看点。陈家堡高跷会傻儿子由王金铭饰演,其功底深厚,演技高超,特别是其动耳神动,甚是称奇。其他人物已记不清,有待考证,据传陈家堡高跷会表演高跷者为十二人,故名“十二乐”。

陈家堡高跷会历史较悠久,功底深厚,兴盛于清末民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逐步解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有部分青少年准备重建,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筹建成,实为憾事。但愿将来有志之士将这道消失的花会重现天日,我辈甚是感激和欣慰。让我们永远记住在霸州历史上曾出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陈家堡高跷会。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