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 文昌阁的“短木匠”
过去,在工匠行里,有“长木匠,短铁匠”的说法。这里说的是在修建胜芳文昌阁时出现的“短木匠”的故事。
胜芳文昌阁修建于明代,经过了几百年的沧桑,其中经历了无数次战火,也经过了许多次的修缮,才得以保存到民国时期。据说,在胜芳“小南作”最后一次修缮文昌阁的时候,有一位老木匠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胜芳文昌阁很美,挺拔雄伟中又透着俊秀,凝聚了无数匠人的智慧。到了“小南作”进行维修的时候,掌班的老木匠对文昌阁的飞檐作了认真的研究。他发现,文昌阁有一个特点,站得越远,越能看出它的漂亮,这是它特殊的结构所致。当初建筑时,文昌阁的设计采用了传统的三庭理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最终形成俊秀挺拔的视觉效果则取决于飞檐的角度。
紧张的施工开始了,老木匠认为修缮文昌阁使用的檩长了,如果按这个长度安装到位的话,飞檐的角度就会下垂,视觉上就会显得耷拉,严重的影响文昌阁的整体效果。可是在没有得到官方认可的情况下,他是无权在施工中对木料进行截短的。于是,夜里,老木匠带着徒弟偷偷地进了工地,偷偷地将檩锯短了一尺。
第二天该上梁了,因为檩短了一尺,飞檐的结构怎么也凑不成,急得工匠们团团转。老木匠若有所思地跟大家商量,决定将飞檐跟檩接口的一端往下压,这样就能与檩对接了。大家听老木匠说的有理,按他说的方法将飞檐压了下来,结果一看,文昌阁的飞檐一下子就有了腾飞之势,显得非常有气势。老木匠不把其中的奥秘点破,跟大家一样每天上工、吃饭,不多言不多语。他只是在一些节骨眼上,偷偷地带徒弟修改原料的尺寸,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正是由于有这位老木匠背后的工作,才恢复了文昌阁雄伟、挺拔、俊秀的风貌,成为代表胜芳古建筑特色的典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