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会卷 | 高跷会:信安登云会(一)上
信安镇始建于西汉初年,唐朝置淤口关,北宋设军,元朝建镇,宋人称淤口(今信安)、益津(今霸州)、瓦桥(今雄县)为三关,属军事战略的机枢。在淤口关,曾建有一座六郎城,故有南城(今新立街)和北城(今英明街)之说。早年的信安是块富饶的土地,横穿镇中的两条大河,使信安人民有了水路、陆路两条财富大门,造就了信安的辉煌,明清两代,当地满汉杂居,商贾如云。民谚说:金石沟,银胜芳,铁打的左各庄,赶不上信安一后晌。昔日繁华,可见一斑。
旧时,信安有大小寺庙七十二座,各色花会三十六道,每年都要举办多次庙会,四周乡村的百姓都涌至信安。在清光绪初年的一次二月初八庙会,老爷出驾(即自二月初八至二月十二要把地处龙泉寺以东的老爷庙的关公、二郎、小常三位老爷请出来,抬到西桥口,接受善男信女的朝拜),邻村四道堼(读 heng,四声)的登云会(高跷会)来信安朝圣,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城的孩子们看后,便学着登云会的模式,找来木头钉成简易的木跷,在一起玩耍。本村的张柳堂张二爷见状后,找来村里的几位乡绅,商议筹建一道登云会,以丰富村民的娱乐生活。创会之事商量妥当,后经人介绍,张二爷找到四道堼登云会的老会长昝五先生,想请他来北城传会,昝五先生听后欣然接受,带来教师齐振邦老师傅,就这样三位前辈携手创会。这年冬天,大家利用冬闲时间,在土地庙前教娃娃们练会。娃娃们学习的非常认真,由初冬练到腊月,眼看就要过年啦,娃娃们想要出会展示一下功夫。可是,眼前只有会员,置办行头、乐器、腿子的经费还没有着落,可愁坏了张二爷和陈有顺两位老人,他们又找来本村村长杨春友、杨作云两位商量经费问题,后经多方资助、会员捐款,这才置办齐全,值得一提的是鼓手高升,他是北城一位卖茶汤的老掌柜,他用一年赚的茶汤钱捐助登云会一面大鼓,一直用到一九六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