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霸州>今日霸州>文化旅游>详细内容

花会卷 | 堂二里杠子会(二)下

作者: 来源:霸州文化旅游 发布时间:2020-12-07 10:11:01 浏览次数: 【字体:

北杠子会的历史活动情况:

北杠子会的会址在“杜家庄”,今十四街,演练场点在肖家门前的杜家院子和荣家大院。会董是财神庙(今四街)荣氏兄弟出资主办,是荣高棠的父辈。父亲荣建良,叔父荣建明,为投资主办者,老人康林是北杠子会现场的主持人。兴办于清朝末年的光绪年间。

开始以荣在明为技艺骨干,带领着侄子荣景安等人,自学演练、吸引了很多青少年,攀杠子的爱好者蜂拥而来,参加演练,每天的傍晚四外有二百多人围观,当时也算是茶余饭后健身乐趣之处。一天傍晚会董荣建明人送绰号(获根草),他来到杜家庄,看了小青年们技艺掌握的很快,在演练过程中,不断引起围观群众的大声喝彩。当他看到青年杜魁,乳名(银虎子)正在揉脖梗车轮,他兴致勃勃地大声喊道:“银虎子!使劲揉!揉死有十三段的材(这就是说,松木的好棺材)。”虽是不吉之言,但也鼓舞着演练者的势气。

后来又请来胜芳的师傅“于兆魁”,为北杠子会传授技艺,从此使北杠子会进入了发展的新高潮。杠子上下有几十名演练的青少年,杠子上轮番演练有师傅的技艺指导传授。七八岁到十岁左右的参演儿童,首先要练就基本功称为“蹲桩子”,也叫靠大顶,就是用木杠制做的专门练功的地面杠子。主要是供儿童们练功方便,手握杠身,头朝下全身倒立靠在墙上或其它倚赖处,正式练功每次靠顶时间一般都要在20分钟以上,很辛苦哇。随着臂力的增长,肌肉便如上身的胸臂,手把握撑,自如的掌握了全身的平衡。逐渐的撇开依赖的物体,而自行演练,逐步又上了架起的杠子学练规范的技艺而增添技能。在演练的场地、都要搭起一高一矮的杠子,主要为孩子们演练能相互照顾。

胜芳的于兆魁师傅的到来几个月后,北杠子会出现了几名杠子会的高手,如:荣井安就是其中的优秀典型人物,练就一身绝技。他姿式优美,动作干净敏捷。他身轻如燕,只要抓住杠身,就像木偶一样,贴在身上。他的倒立大顶笔管竖直,纹丝不动。反正车轮换式自如,旋魁落地式飘落地面稳站如钉,每天的演练中围观人都要为他的技艺喊几次好。

春节出会,荣氏兄弟会董还要准备几辆骡马大车,将杠子架牢车上,紧跟着,大鼓、大镲等打击乐人手的大车,后面还有演员和公务人员等的大车,和备水或送餐的大车。特别是在堂二里撂场演完后,第二天一早就安排好为信安的元霄灯节庆贺演练。从信安的东口进村前就打响了激烈的杠会鼓点,惊动了街道路人和两侧居民纷纷出门观看。时间不长街道上汇成人流跟随在四周,后面尾随着由晚辈搀扶的老人。奔向镇中心老粮食市空地上 (老礼堂的东侧),很快四周如人海一样的围观人将撂场表演的杠子会团团围住。在精彩的表演中,喝彩声一浪高过一浪。

最后的压轴表演是荣在明、荣景安叔侄二人,他们精湛的表演技艺扣人心弦,使人惊讶,喝彩喊好声响彻云霄,赞口不绝。堂二里的杠子会在历史上为信安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