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霸州市南孟镇西北岸村传奇抗战老兵孙庆林
孙庆林,1915年1月出生在西北岸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初的一个夜晚,孙庆林和弟弟孙庆常在母亲孙李氏的鼓励下,带着家仇国恨离开家乡,投身于八路军冀中军区第五军分区。初到部队,孙庆林被分到了侦察科,后又被分到了120师贺龙师长所属的独立二旅二十七团。
1939年8月,日军驻天津的桑木师团移驻石家庄,2000余日军在飞机、坦克、大炮、装甲车的掩护下对雄县根据地进行扫荡,并施放毒气。经过激烈战斗,孙庆林所属的二十七团歼灭日军400余名,但是自身伤亡也很惨重,团政治委员杨子华负重伤。
据孙庆林的亲人们介绍,孙庆林参加的战斗不计其数,最惊心动魄的就属山西绥远歼灭战和攻打南孟镇西坨村炮楼的战斗。
在攻打西坨炮楼战斗中,时任连长的孙庆林遵照120师副师长肖克的命令,带领全连战士奋勇杀敌。他率领战士在房顶匍匐前进的过程中,腰间的一颗手榴弹挂在了枣树枝上,当他发现时,手榴弹导火索已经拉到了尽头,只要再往前一步就会引爆。幸亏及时发现,挽回了不堪设想的后果,惊出了一身冷汗。战斗当晚,孙庆林率部顺利地端掉了炮楼。
在山西绥远歼灭战中,部队打光了子弹,战士们与冲上来的敌人近身肉搏。孙庆林与两名鬼子展开白刃战,拼死了一名鬼子,但自己的右小腿被子弹打中,让另一名鬼子刺中了腰部和腹部,肚子里的肠子都流了出来,幸亏这时前来支援的战友杀死了鬼子。孙庆林得救后,强忍着疼痛,把流出的肠子硬塞了回去,撕下一块衬衣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后,又投入到了战斗。
“疾风知劲草”,孙庆林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不断锤炼自己,因为遇事沉着冷静,思维缜密,战斗勇敢,不怕流血牺牲,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入伍不到一年,表现突出的孙庆林光荣入党,同年被派往八路军抗日大学第二分校学习,历任八路军冀中十分区司务长、120师某部连长、晋绥野战军独立二旅第27团侦察参谋等职务。
参军的荣誉弥补不了对家庭的亏欠,据孙庆林的儿子回忆,父亲参军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但是自己知道父亲是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舍小家而顾大家”,他是自己心中的英雄。
1946年,孙庆林因伤致残,退伍还乡。1981年12月和1983年3月,孙庆林分别当选为霸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代表。
孙世维是孙庆林的长孙。孙世维告诉记者,爷爷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精神永远激励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