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霸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区、办),市政府有关部门:
《霸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5月29日
霸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改革方案》、《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廊坊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我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和廊坊市委六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把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着力推进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进一步增强残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时刻警惕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为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加快新时代建设经济强市、美丽霸州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性作为残联组织的思想灵魂,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团结带领残疾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把残疾人群众最广泛地凝聚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2、坚持服务大局。把先进性作为残联组织的价值追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市委和市政府工作大局,准确把握职责定位,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消除残疾人融入社会的各种障碍,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动广大残疾人更好地在改革发展中建功立业。
3、坚持群众观点。把群众性作为残联组织的重要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联系残疾人,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充分发挥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蕴藏在残疾人中的创造力,使残联组织真正成为残疾人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找得着的贴心人。
4、坚持问题导向。深刻认识残联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问题及其表现,深入查摆各种脱离残疾人群众的不良倾向,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困难残疾人身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组织建设薄弱、服务残疾人能力不强和工作缺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5、坚持加强基层。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坚持眼睛向下,夯实基层残联组织基础,着力激发基层活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注重提炼、推广基层残联组织的好做法好经验,善于从政策、机制、环境层面为基层改革创新提供支持,做到顶层设计源自基层、改革成果惠及基层。
6、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探索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各类别残疾人之间不同特点精准施策,因地因事制宜推动改革发展。
(三)主要目标
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通过改革机构设置、优化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壮大全覆盖的基层残疾人组织,搭建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平台,健全全领域的社会动员机制,进一步提高联系、凝聚、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融合共享,开创新时代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改革措施
(一)健全组织体系
1、增强领导机构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市残联代表大会代表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的比例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规定的50%以上提高到65%以上。基层一线人员代表比例不低于60%,适当增加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地区的少数民族代表比例。市残联主席团委员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的比例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规定的50%以上提高到65%以上,基层一线委员的比例提高到35%以上。推行理事会配备兼职副理事长和兼职理事制度,市残联执行理事会设兼职副理事长1名、兼职理事4名。兼职副理事长一般应从优秀的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事业的专家学者、优秀助残社会组织负责人中产生。兼职副理事长、兼职理事可以不驻会参加日常工作,主要在重要事项决策和推动重大工作中发挥优势和作用。兼职副理事长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选任,不完全对应行政级别。兼职副理事长、兼职理事任期根据工作需要灵活掌握,注意与市残联换届相衔接。
2、夯实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按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全面完善并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形成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保障体系健全的残疾人组织网络。指导乡镇(区、办)根据工作需要依法依章程健全残联组织,支持村(社区)以及残疾人集中的企事业单位依法依章程成立残疾人协会或残疾人小组,探索在残疾人集中的新领域灵活设置残疾人组织,完善纵横交织的组织体系。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选好配强村(社区)专职委员,加强培训,落实专职委员补贴。指导基层残联依托乡镇(区、办)、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残疾人之家”, 建好管好用好各类残疾人服务设施。推动将乡镇(区、办)残联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在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明确残疾人工作的分工及职责。
3、加快推进残疾人专门协会建设。积极推动市盲人协会、市聋人协会、市肢残人协会、市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市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等五个专门协会有效发挥代表、服务、维权、监督作用的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各专门协会诚信自律建设,大力推进条件成熟的专门协会依法进行社团法人登记,选优配强协会负责人,增加专兼职力量,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协会开展服务和活动,不断扩大各专门协会联系服务本类别残疾人覆盖面。
(二)改进运行机制
完善市残联主席团审议执行理事会工作报告制度,建立兼职副理事长和兼职理事参加执行理事会会议和兼职副理事长定期参加执行理事会理事长会议制度。健全执行理事会与五个专门协会联席会议制度,专门协会主要负责人列席执行理事会有关会议和活动。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程序,重大决策广泛听取意见,加强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提升执行理事会议事决策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三)改革干部管理
1、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选拔和使用上,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五湖四海,突出“知残疾人、懂残疾人、爱残疾人”,打破年龄、学历、身份等限制,多渠道选拔优秀人才。加强残疾人干部培养、选拔和使用,市残联机关残疾人干部比例不低于15%,实施残联系统干部“双向互挂”工程,经组织部门同意,注重面向基层,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干部开展“双向互挂”锻炼。建立完善优秀残疾人人才库。
2、密切残联干部与残疾人的直接联系。建立完善并严格落实直接联系服务残疾人制度,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进一步增进残联干部与残疾人群众的感情,提高残联干部问政于残疾人、问需于残疾人、问计于残疾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升组织残疾人群众、依靠残疾人群众、发动残疾人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做到倾听民声、广聚民智。市残联执行理事会成员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 30天,带头与困难残疾人建立密切联系。建立机关干部职工联系居住地残联或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制度,积极参加助残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的活动。
3、加强对乡镇(区、办)残联的协管工作。协助乡镇(区、办)党委做好乡镇(区、办)残联干部的选拔、配备、教育、管理工作。
(四)提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
1、加快推进市乡村三级残疾人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市级残疾人康复、托养及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尽快形成服务能力,强化服务阵地建设,强化服务职能。乡镇(区、办)残联整合资源,配合乡镇(区、办)相关综合办事机构,运用好群团服务站等平台,实施好服务项目。村(社区)残协充分调动残疾人参与积极性,积极向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乡镇(区、办)残联反映残疾人的需求和愿望,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2、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在统筹利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推动建设残疾人服务需求采集与评估、服务资源分类与管理、服务项目提供与转介、服务效果评价与反馈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集约化服务平台,改变基层残疾人服务资源分散、管理分割的局面,实现信息共享、促进服务联动,确保残疾人就近就便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3、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残疾人工作重点领域、重点任务,推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各乡镇落实残疾人脱贫攻坚任务,实施好残疾人康复托养、教育培训、就业扶持、无障碍建设、文体健身等一批重点项目。把为困难残疾人雪中送炭摆在突出位置,会同或配合相关部门加大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农村残疾人脱贫、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料、因病因灾致贫残疾人家庭救助、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家庭支持、流浪乞讨残疾人救助等工作力度。对于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孤残重残、多重残疾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推动建立定期访视、分类照顾、专项服务等制度。
4、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推动完善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规政策。推进残疾人有序参与民主协商,依照法律、法规或接受政府委托加强对残疾人康复、托养、救助等各类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残联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之间的沟通机制和协商渠道,推动建立健全残疾当事人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机制,积极为残疾人参加诉讼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市残联官方微信、残疾人信访网上服务平台等载体的作用,及时受理和解决残疾人合理诉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五)创新工作方式
1、用好残疾人事业大数据。全面真实掌握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建立残疾人服务资源库,健全大数据收集录入、分析研判、应用转化、动态更新机制,加强与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共享。用好残疾人事业大数据,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改进助残项目开展方式。探索建立完善残疾人服务状况和需求动态调查、需求分类处理、综合分析、个性化服务供给、过程跟踪、服务评估、绩效评价的项目开展机制,提高服务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建立项目目标责任机制,做到每项工作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流程及进度安排明晰,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监督到位。
2、拓展社会化工作方式。更加注重运用社会化方式推动工作,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依托“志愿云”服务平台和“志愿中国”信息系统,大力推动残疾人志愿服务,发展残疾人互助组织。加强工作联动,积极与其他群团组织联合开展各种扶残助残活动。完善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探索采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和民办机构承接残疾人服务,扩大购买服务规模、放大购买服务效应。
3、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坚持把残疾人事业宣传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全方位、多渠道、复合式宣传平台,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着力构建残疾人事业大宣传工作格局。借助“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大节点, 依托市残联官方微信、网站,协调市内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广泛传播人道主义思想和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大力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让爱心助残成为社会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落地生根。
4、打造“阳光残联”。强化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深化政务公开,促进残联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健全符合残联特点的基础管理制度、基本工作规范,完善相关服务标准、执行程序、监督制度。加快推进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互联网+残疾人服务”建设,努力实现主要业务工作源头可溯、过程可查、效果可评、责任可追,推动在线监管与线下管理相结合,主动接受残疾人的监督,增强残疾评定工作透明度,加强残疾人证管理,加快推广新一代智能化残疾人证, 推动各项涉及残疾人切身利益的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5、改革残联工作评价方法。在现有年度综合目标考评评价工作基础上,采取第三方评估调查的方式,建立完善残疾人服务满意度评价的常态机制。探索建立县域残疾人服务情况监测评价机制,把残疾人脱贫攻坚、基层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社会力量助残、信访稳定、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列为重要监测评价内容。
(六)加强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
1、落实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健全完善各级残联向同级党委和政府定期汇报残疾人工作的制度,残联主要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同级党委和政府的有关会议。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协调推进残疾人事业政策、地方性法规、规划和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协调解决残疾人工作重大问题,支持市残联履行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各成员单位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和目标管理,建立完善各级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内部统筹联动、信息互通、督导通报的工作机制。
2、落实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保障责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标准。各级财政将残疾人事业发展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向直接服务基层和残疾人的政府购买服务类的项目资金倾斜。多元化拓宽社会资金筹资渠道。
3、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市残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提升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水平,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廊坊市残联指导下,霸州市残联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方案的组织实施。
(二)发挥导向作用。按照中国残联,省委、省政府,廊坊市委、市政府,霸州市委、市政府对改革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加强沟通协调,稳妥有序推进市残联改革,带动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结合工作实际,谋划改革、推进改革,形成全市残联系统齐心协力抓改革的工作局面。
(三)加强宣传引导。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残联干部职工进一步深化改革认识、增强改革动力,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做好政策解读宣传,主动回应残疾人群众和社会关切,为推进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四)强化督导落实。建立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注重过程管理,强化目标管理。加强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解决,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确保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相关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