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与“殿堂”紧密携手——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让“课堂”与“殿堂”紧密携手——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
新华社记者 施雨岑
博物馆,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
作为博物馆大国,我国已备案博物馆5500余家。如何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与文化瑰宝面对面,聆听古老民族的伟大传奇、感知荡气回肠的文明进步?
《教育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近日印发。围绕这份意见的亮点和特色,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负责人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衔接
问:这份意见的制定思路是什么?
答: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开展学习,促进博物馆资源与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尚有待进一步健全,博物馆教育资源供给和中小学校教育教学需求之间的有机融合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的途径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创新。
针对这些问题,这份意见特别强调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衔接,更加明确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文物部门与博物馆各自在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责任分工和具体要求,更加突出博物馆教育课程开发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互补和有机融合。同时,我们将在长效机制建设上发力,以一系列实招、硬招强调品牌建设、引领示范、考核评价。
资源建设均衡化、针对性、广覆盖缺一不可
问:博物馆是非常特殊的学习场所,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学生情况千差万别。要让课堂和博物馆的教学有效衔接,这份意见在资源建设方面有哪些考虑?
答:在资源建设方面,我们强调均衡化、针对性和广覆盖缺一不可。
针对均衡化,我们提出要设计适合进校园、下基层的流动展览和教育项目,利用青少年之家、乡村少年宫等,经常性组织开展参与面广、实践性强的博物馆展示教育活动,推动博物馆资源相对薄弱的中小城市、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有效利用博物馆学习。
关于针对性,我们要求要推进馆校合作共建,及时了解学校和学生教育需求,建立学生活动体验、学习效果评估、服务满意度评价等跟踪反馈机制。要结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研究开发自然类、历史类、科技类等系列活动课程,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明确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目标、体验内容、学习方式及评价办法。博物馆研学活动要注重分龄设计,并针对不同学习阶段提出具体要求。
在广覆盖方面,我们强调各地教育和文物部门要加强协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本区域网上博物馆资源平台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促进与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对接,扩大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覆盖面。要开发一批立德启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研学精品线路和课程,构建博物馆研学资源网络,发挥实践育人作用。
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
问:关于保障学生在博物馆学习的效果,意见进行了哪些安排?
答: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博物馆的学习,不应同课堂教学割裂开来。我们认为,博物馆教育服务应当贯穿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课前服务要注重创新。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中心,增强博物馆学习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要制作博物馆手册、导览图、辅助读物、口袋书、动漫等,引导学生利用博物馆资源创造性开展活动、辅助学习,不断探索完备博物馆学习模式,增强博物馆学习效果。
其次,课中服务注重融合。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美术、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机融入博物馆教育内容。
最后,课后服务要注重常态。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鼓励小学在下午3点半课后时间开设校内博物馆系列课程,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各地文物部门和博物馆要加强馆内教育项目和“博物馆进校园”项目的设计研发和组织实施,有效衔接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