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集>详细内容

霸州践行生态优先理念 ​ 走绿色发展之路

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霸州发布 发布时间:2019-08-21 09:53:01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下定决心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

壮士断腕去产能

“一个区域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生态优先的思路做选择,只有把生态环境搞好了,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自然会跟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充满活力。”市委书记房欣说。

“通过对封存现场进行查验,确认主体设备已全部封存,河北前进钢铁集团符合《河北省钢铁企业产能交易和置换设备验收办法》规范,通过封存验收……”2017年12月7日,随着河北省钢铁煤炭火电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报告的公布,我市钢铁去产能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正式成为“无钢市”。

8264c37946e247c69cd6ba17a12ed76a.jpg

我市处于京津保三角地带的中心区,离雄安新区直线距离仅有20多公里。服从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是我市历史性责任和机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市坚持把钢铁去产能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制定了“两年任务一年完、一年任务再提前”的淘汰落后、根治污染的腾笼换鸟发展规划。短短一年内,我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决心,实现了两家钢厂产能全部退出,共退出炼铁产能416万吨、炼钢产能498万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硫2634.12吨、氮氧化物2677.37吨、氨氮0.01吨。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各类不达标企业整治行动,截至目前,企业总量由2016年的13560家压减至6000家。到2018年底,二产占比由最高时的80%下降到了46.7%,三产占比首次提高到51%,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普惠民生抓生态

坚持将生态治理与民生工程紧密结合,我市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真正让群众在环保整治中得实惠、有获得感。

2016年以来,我市引入市场化机制,累计投入资金17.5亿元,启动了覆盖全市383个村街的“气代煤”改造工程,使17万户农村居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实现全域能源结构变革。经测算,通过“气代煤”改造,我市每年可消减散煤用量28万吨,减少烟尘排放41.6吨,二氧化硫排放1.04吨,氮氧化物排放0.65吨。

23799dda586b4e4ab3ab6c2fd2ac522f.jpg

霸州东淀,曾经是与白洋淀水路相接相连的水生态系统,古镇胜芳有“南有苏杭,北有胜芳”的说法。但受当地快速兴起的金属压延及金属玻璃家具产业的影响,水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重现“蒲苇摇曳、鱼虾竞游”的水乡风情,我市投资1.8亿元实施了中亭河水体治理工程,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华北地区首个生态砾石床修复工程,建成8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94.05%。

按照“转型升级是基础、生态修复是关键、文化再造是归宿”的总体工作思路,我市将造林绿化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同步推进,与发展平原森林生态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同步规划,努力走企业营利、群众增收、政府获益三方共赢的新路。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31.3万亩,建成与雄安新区零梯度对接、无差异连贯的万亩秀林,“田园牧歌”“陌樱园”“荷香林韵”“古韵叠翠”等一批有层次、有色彩、有厚度的“千年秀林”,串联起一条数十公里的生态旅游景观带。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增至31.5%,城市绿化覆盖率上升到42.25%。

精准发力育动能

“以粗放求发展,发展不保,得不偿失;以精细求发展,发展长效,只得不失”。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志亮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以京津雄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重构为契机,稳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9d8232d175414f519226d85b7e0d054f.jpg

在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态环境,腾出发展空间的同时,我市明确了打造新型显示、智能制造、智慧家居、现代都市食品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服务、智慧物流、文化休闲三大现代服务业和都市休闲农业的“4+3+1”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

围绕打造“中国品牌食品产业高地、环京食品产业转移首选地、首都新机场航食后援基地”三大目标,全力推进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和壮大。都市食品产业园入驻企业达到35家,总投资超12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展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发展活力.

【打印正文】 【关闭正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