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会卷 | 高跷会
高跷表演 苏建华·摄
高跷会又名“登云会”、“踩高跷”、“走腿子”、“十二乐”。
高跷的基本艺术元素是:舞蹈、音乐。
高跷的起源与以下三种历史记述有关——
其一,来源于原始氏族图腾崇拜。古始初民有各式各样的图腾,如各类鸟兽虫蛇、驯畜野畜,作为氏族或部落的标识。有历史学家考证,尧舜时代即有一个鹤部落丹朱氏(非指舜子丹朱),该部落祭神时有踩着高木腿子似鹤舞,这高木腿子就是高跷。大概正因为三代之前已有高跷形象存在,殷墟甲骨文中自然就出现了踩着高跷起舞的象形文字。
其二,在古文献《山海经》中,有“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西北海之外,赤水之东,有长胫之国”。郭璞注为“此人脚过三丈矣……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捕鱼也”,“或曰有乔国,今伎家乔人盖象此身”。“伎家”“乔人”已多以此为戏,时称“跷伎”。旧时水乡先民,今日广西沿海一带部分渔民,都有踩着长木腿子在浅海或湖泊池中撒网捕鱼之风习,为的是将身体高出水面,不湿衣服。
高跷起源于先民的图腾崇拜和平凡的生产生活,它由普通娱技升华于艺技,从而进入民间艺术领域是在什么时候呢?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在春秋时期。《列子》载,春秋时,“宋国有兰子者,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这分明已是一场惊险绝伦的高跷杂技表演了。人踩在高跷之上,行走已经不易,走成舞步就更难,却要在上表演高抛利剑,而且是七柄,抛接之际,总要让五柄剑留悬头上空中,这需要何等的功力和非凡技巧!
高跷架骆驼 蔡利·摄
高跷在宋代叫“踏桥”,明代以后才定名为“高跷”。
就木腿子这个道具而言,高跷有分四种:
高跷:木腿子高长在一丈以上。
中跷:木腿子高长在四至八尺之间。
跑跷:木腿子高长在一尺左右。
地蹦子:又名“地秧歌”、“小秧歌”,属高跷艺技之一种,演员不蹬木腿子。
霸州境内,清末至民末约有八十道高跷会,今仅存三十余道(还有些村落在恢复或重建),半数为响铃高跷,即在跷杆与人腿衔接处拴挂一至二支小铜铃,增加演出效果。
高跷分文、武。霸州高跷中的文跷以唱为主,唱演结合,木腿子(跷腿)较高,扮装角色有《西厢记》、《红楼梦》及其他戏曲、民间故事传说、神话等里面的人物,普通民众生活中的人物。演唱内容杂采戏折、曲艺、民歌小调、流行小曲等。扬芬港一带高跷则以演唱高腔、昆曲为主,一路踩街演下来要演唱二、三十个段子。
武跷腿子较短,没有唱,以滑稽、打逗舞蹈动作为主。文跷、武跷一般为十二个角色扮相。武跷的十二个角色扮相常见为以下几种——
十二精灵扮相:蛙精、狐精、鼠精、龟精、牛精等,分别变化成渔翁、渔婆、樵夫、头陀、“老座子”、赶考公子、落难小姐、膏药贩子、丑锣手、俊锣手等十二人,前去为佛祖进香,路上各显神通,各夸其能,表演各自套路。相互之间还要极尽捉弄、戏耍、挑逗、侮笑之能事,这是大多数高跷会的角色扮相。
十二生肖扮相:十二生肖所代表的十二个禽兽精灵前去佛祖处争封,一路上相互间勾心斗角,使坏下黑,相互算计,相互争斗,妙趣横生。
《西游记》人物扮相:唐僧、孙猴子、猪八戒(背着媳妇)、沙和尚、牛魔王、哪吒等。其互动情节不知根据什么情节设计,只是扮相先声夺人。
高跷会“撂场” 曲扬·摄
水泊梁山好汉形象:突出的是宋江、林冲、武松、李逵、花和尚、时迁、公孙胜、母夜叉、赤发鬼等。
武跷表演的跷技主要有“仙人跳”、“叠罗汉”、“老牛驼老象”、“劈叉”、“一字长蛇”(蟒入海)、“串八字”、“大回旋”、“猴子捞月”、“拜月”、“铁板桥”、“搭浮桥”、 “三阶跳”、“金鸡独立”、“醉打山门”、“朝天笑”等几十个套路。
大一些村落的高跷会还有演绎成十二双即二十四精灵扮相,创制出更惊险的单体或群体性表演技巧动作。
石军生·摄
文跷多节乐以鼓、锣、钹,行乐以笙、笛、箫、琴。舞跷行演时以鼓、钹、镲、铙、锣类打击乐器和大小唢呐伴奏,重渲染,播气势。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为双跷。双跷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
高跷高度不一,高跷低的低至数寸,高的高至一丈多高,平时,高跷以四尺左右的高度为多见。旧时南孟镇有丈二腿子,因危险系数太高,解放后已舍弃。
胜芳的武高跷主要是表演特技。这里的高跷表演,有磕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动作。
信安高跷的“扑蝶”,是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许多高难度动作的高跷节目。这个节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饰演旦角,挑着蝴蝶前行,男青年饰演小生,持扇扑蝶,小丑摇动拨浪鼓嬉戏追逐,甚为活泼、生动,趣味性很浓。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鹞子翻身”、“越头跳”、“后滚翻”、“单腿跳”等技巧动作。
胜芳公义高跷会。属武跷,但腿子高近两米,比文跷还高,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所表演的套路、内容丰富多彩且技艺精深,非一般高跷可比。尤擅“大劈叉”、“鹞子翻身”、“铁板桥”、 “蝎子功”、“苏秦背剑”、“金鸡独立”等功法。出演时,其走势或一字长蛇,或二龙吐须,或交叉,或并进,步法多变。康熙三十年,赴天津妈祖庙会献艺,由于穿着破旧而被天津大会会头冷落,隐忍不发。赛会第一天,全市召聚的一百多道花会在妈祖庙前摆会,把胜芳公义高跷排在最后。花会行进至海河岸边忽然止步。原来花会队伍要过海河东浮桥,前面的高跷无法渡桥,只得停下卸掉腿子,众会故而停进,场面骚动。胜芳公义高跷见状,会头立即敲响大锣,命全会越前过桥。演员个个抖擞精神,踏着鼓点穿行人群径奔浮桥而去。十二名演员分六组走上宽不足五尺的浮桥板。桥板下的木船随着河水急流不停晃动,没有深厚基本功和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根本无法立足。忽然鼓声大作,会头亲自操槌,擂如疾风,扮老渔翁(蛤蟆精)的演员在晃悠悠的河心浮桥板上踏着近两米高的腿子,却来了个“鹞子翻身”,道袍已浸入水中,翻身后又以坐式倒行,翻如飞燕展翅,立腿稳如泰山,望去潇洒轻松,镇定自若,干净利落。海河两岸引颈而观的数万观众惊骇不已,继而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接着,十二人又以叠罗汉的技巧搭成高达四米的骆驼造型(“拉骆驼”,高跷技巧一种),扮演“小英儿”的演员手持缨帚骑在驼峰上安然自乐,频频向两岸招手致意。驼峰在山呼声中顺利渡桥,安抵彼岸。事后,天津妈祖庙会迎神赛会总会头携贵重服装三箱,赶到公义高跷会驻地拜访致歉。
老牛驮象
南孟登云会。始建于1820年前后,以技艺高难而细腻闻名。光绪元年,去涿州大庙闯会,显名众多高跷会。表演至尾声,一位演员脚登四尺八寸木腿子接连跳了五条板凳,最后金鸡独立,一条单腿稳稳立在板凳上,动作惊险连贯,一气哈成,州府赠送奖旗一面,绣腾龙二条,盖有州衙大印,旗心书“赠南孟登云会”。
1936年去文安苏桥庙会闯场,当时苏桥汇聚了三十多道花会,高跷居多,竟斗心智,各施绝技,以博彩声。在表演“过旱桥”时,登云会一名演员在桥面上表演出一节“朝天凳”,安稳落地。另一演员“大劈叉”后屈脊三次,将三个铜钱全部捡起。另外两名演员表演的“推磨”更令人叹服:“桥”高八尺,窄不足三,二人舞之耍之,悠悠转圈,互不擦碰,彼此挤眉弄眼,前倾后仰,翻转自始,技压群雄,出足风头。翌年去大柏村庙口闯会,庙会总管在河上搭上了一座小浮桥以试诸会高低,三十六道高跷无一敢渡,又是南孟登云会以“老牛驮老象”技巧安然渡桥,收服众心。
扬芬港高跷昆曲。扬芬港十番会清康熙年间即已存在,以高腔(弋阳腔)、昆曲为主要习练内容,年节搭台可演出二十余出昆弋剧目。清咸丰五年或六年,十番会组建高跷会,将高跷与昆曲表演合二为一,令人耳目一新。高跷木腿子长四尺八寸。为适应昆曲表演,十番会对传统高跷会的人物扮相和表演形式作了大幅调整、创新,使高跷和昆曲的结合圆融无间。也因此,能上场表演高跷昆曲的演员个个功力非凡。
高跷昆曲的伴奏,撂场演唱昆曲时,以笙、管、笛、箫为主。行进中表演昆戏人物造型和戏剧动作时,则配以打击乐和唢呐伴奏,以加热表演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