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
俗名“大秧歌”,清中叶前后传入霸州。境内有临津秧歌和沙里秧歌两种。临津秧歌配器只有打击乐,而没有管弦乐。其曲调高亢挺拔,激越豪放,故有“小高腔”之称。演唱时讲究字正腔圆,因字行腔,同一板式的不同唱段,因字词音韵不同,唱腔相应变化。临津秧歌以武戏见长,训练演员练武重于习唱,因此有“进了秧歌房,摘了帽子脱衣裳”之谚。
沙里秧歌则以文戏为主,伴奏乐器也为打击乐,但剧中出现婚娶场面时,用唢呐伴奏,以烘托气氛。沙里秧歌曲调哀婉柔绵,凝重而不吊滞,表演时载歌载舞,有时一段唱腔变换三、四种表演架式,剧中的道白以及服装、化妆、切末等,与京剧有相似之处。主要剧目有:《小天台》、《芦花记》、《李奇探监》、《空城计》、《护心寺》、《双凤钗》等。